今天,黑小马电商来跟大家讲一下运营那些事。
我们先看平台,平台不管基于任何历史时期去调整搜索,都是基于当下的一个利益诉求。
比如去年上半年,一些低客单价产品流量起得比较快,而且权重很高,而中高客单价产品的搜索流量却很难起来。
到了去年下半年,一些中高客单价产品的搜索流量起来了,而低客单价产品又下去了,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呢?
原因是,去年上半年,淘宝要跟拼多多打,他要告诉消费者,我在我这个平台上也是有比较低价的产品,并通过各种入口去告诉消费者。
下半年淘宝是要冲业绩的时候,不需要跟拼多多拼了,冲销售额无非是让消费者买得更多,所以淘宝开始扶持中高客单价产品。
可以发现,如果能符合平台当下利益点的话,其实很容易做起来,所以运营在做搜索的时候,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平台当下的利益是什么。
平台有什么利益诉求,一定是通过当下搜索入口的规则调整展现出来的,为什么淘宝一直要变搜索规则,无非是根据平台的利益,去调控流量分发,调控顾客价值点。
跟着平台走准没错,当下平台的利益诉求是,调控GMV和稳定增长需求,所以你会发现,有一些高坑产、高UV价值不符合平台当下的调控需求,所以很容易被抓。
顾客能否在你的店铺形成积累,给你的顾客是否能留住,也是现在淘宝的一个重要考核标准,所以要判断的第一个维度是平台政策。
第三个是单品维度。淘宝会给新品一个预判权重,会根据你的新品,在新品期给到你流量,看你的消化情况,来判断接下来是否给你更多的流量。
淘宝现在增加了一个新品入池模型,你的产品,在淘宝的搜索规则上是分成2块的,一个是入池前规则,一个是入池后规则,搜索入池在昨天的课程讲过,可以复习一下。
不同的时期,要有不同的操作。当宝贝处于初期的时候,淘宝考核的是兴趣维度,包括收藏加购率,访问深度,游览时长,二次回访,点击率等。
宝贝中期,淘宝考核的是流量效率维度,包括转化率,UV价值,坑位产值。宝贝后期,淘宝考核的是客户服务维度,包括旺旺响应程度,复购率,售后纠纷退款等。所以,现在一个玩法从头打到底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.